21世纪,人才的世纪,知识的世纪,智慧的世纪,归根结底,学习的世纪。
建立学习型组织,打造学习力,是我们21世纪企业的必修课,打造学习力,塑造学习型个人,是我们21世纪每个人的必修课。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学习力的竞争
21世纪,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看谁学习得最早,学习得最快,学习得最好。市场上的成功,越来越取决于学习;未来的胜利,越来越取决于学习。
人才的竞争最终是学习力的竞争
人才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永恒的。它需要不断地晋级,不断地发展,只有人才的学习力不断地加强,不断地提高,才能保证人才的新鲜,这样的人才才是信息时代的人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树根理论
如果将一个企业、一个人比作一棵大树,学习力就是大树,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根,人的生命之根。
评价一个企业、一个人在本质上是否有竞争力,不是看这个企业、这个人现在取得了多少成果,而是要看这个企业、这个人有多强的学习力。这就像我们观察一棵大树的生长情况一样,不能只看到大树现在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美好外表,因为无论有多么美的外表,如果大树的根已经烂掉,那么眼前的这些繁荣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一个企业、一个人短暂的辉煌并不能说明其有足以制胜的竞争力,反而会让人心生悲哀。
一个企业,一定要精心培植自己的根,让自己的根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坚强,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可能遭遇的种种风雨中挺立不倒。
一个人,只有完全摆正了学习的态度,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才可能坚持不懈地去努力,才可能获得成功。
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智慧,智慧不如觉悟。但一切知识都来自学习,学习是知识之源,前进之根,发展之本。
万事学为首,机遇不等人。人生路漫漫,随时要充电。
学习五戒
一戒观念消机,行动消极
我们只有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找到打开智慧的钥匙,才能引爆创新的火花,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意义!也只有学习,才能赚取最多的利润,创造最大的效益,实现公司的目标,收获最终的价值!
二戒骄傲自满,不思进取
学习的最大敌人就是骄傲,真正要学到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在知识面前,在学习的时候,我们时时都应该怀揣一个空杯的心态,一颗敬畏之心,八面求教,多方拜师,虚心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三戒浅尝辄止,似是而非
学习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最需要的是老老实实的态度。我们千万不要华而不实,千万不能做头重脚轻根底浅的“墙上芦苇”,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间竹笋”。
四戒盲目排外,不肯“拿来”
在学习面前,十分需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十分需要一种“拿来主义”的气魄,十分需要一种认真聆听的修养。
五戒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真正地学到一点有用的东西,没有一种志气,没有一股勇气,没有一点毅力,不吃一点苦,不受一些累,一曝十寒,行吗?
学习五结合
一学问结合。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发扬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
交朋友要在有疑处不疑,做学问要在无疑处有疑。
疑,就是问;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比看谁问得最多、问得最深、问得最好!
二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俯而读,仰而思,心之官则思。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学会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会听的不如会想的,而想得透彻、想得深刻,善于发挥联想和思考,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知其因而查其果,知其果而探其因,举一而反三。
三学悟结合
“悟”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先悟,就是先知先觉。
当一个新生事物处在萌芽状态,尚未让人知晓的时候,而他已在为它施肥、浇水、培土;当一个频临灭亡、衰败的东西,众人都还在炒作它、吹捧它的时候,他已早有发觉,早已提前作了预防。
第二个层次是顿悟,在学了某个道理、知识之后,能立即联系实际,一点就通,豁然开朗,即然顿悟。
第三个层次是渐悟,就是渐渐地、慢慢地,过了些日子才能逐渐地悟出其中的道理来。
最差的是迷悟,始终执迷不悟,就是启而不发,发而不动,促而不进,永远都是那幅老样子。
四学习结合。
“学+习”才是学习,学是习的基础,习是学的延伸。学了就要习、就要温习、就要练习,就要实践。仅学不习,不叫学习。我们不能做天桥的把式,光说不练。
五学用结合。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了就要用,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用于生活、用于工作、用于赚钱、用于造福。学了就要用,学了不用,等于无用。
学用一致,活学活用,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变化,让我们敞开胸怀,以百倍的勇气,迎接这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让我们张开双臂,以火山般的激情拥抱学习!
把学习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