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时时都应保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
“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地位愈高,态度愈要谦恭;职务愈大,内心愈要谦卑;俸禄愈优厚,愈要严谨,不存任何奢求。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说话不可太多,多话则易说错而招致许多祸害;不可太多事,多事则易做错事而引来许多祸患。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为之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之所以发生祸乱,是言语作了阶梯。君主言语不谨慎严密,就会失去臣子;臣子言语不谨慎严密,就会惹祸上身;机密大事不谨慎严密,泄漏了出去,灾害就会造成。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一个人因为他的一句话可以让国家兴旺发达,也可以因为他的一句话可以让国家衰败灭亡。
今天,我们再次重温古人这些名言警句,真让人醍醐灌顶。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群居守口,独坐防心”。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在有意或无意之间,总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属、影响着下一代,甚至影响到你所在的周围的所有的人。所以你一定要谨言慎行。倘若,你口无遮拦,信口雌黄,打胡乱说,或者,行为不雅,举止轻浮,放荡不羁,乱搞一通,其结果,不但贻误了下属,而且,必然还会殃及朋友,损害事业。
每个人对自己的讲话都是要负责任的,有一句成语叫“三缄其口”。常言说得好:话到嘴边留半句,事临头上须三思,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这些话语,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是很难收回来的。还有一句话,“一失足成千古恨”,我们焉有不“慎行”的道理?
怎么才能做到谨言慎行?
第一,话不要说得太满,都要尽量留有余地。说没问题、没问题,其实,愈说没问题的愈有问题,“轻诺者,必寡信”。有人生阅历,很稳重的人,讲话都是非常慎重的,没把握的事,他绝不答应你,他只要答应你,哪怕上刀山、下火海,头破血流,也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实现自己当初许下的诺言。
第二,“度德量力,审势择人”。万事德为先。没有德行,不讲诚信,没有担当,缺乏责任心,何谈“谨言”?又何谈“慎行”?仅有“德行”还不够,还要考量自己具备不具备相应的能力。隔行如隔山。术业有专攻,打肿脸充胖子,到得最后,必然不会取得好的结果。
同时,还得顺势而为,看看形势允许不允许你这么说,这么做。假如你不了解形势,违反法律跟风土民情,也可能将话说错,把事办砸。
另外,还要择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做事的人选错了,找错了,最后也会留下很多遗憾。我们既不能“以言举人”,不能凭他口才好,听他讲了几句动听的话,就让他去负责完成一项繁重的任务。也不能“因人废言”,不能因为对这个人有看法,就把他所有的话,所有的事都否定了。
第三,现在的事情都比较复杂,所以我们的脑子也得复杂一点。凡是听到一则信息,看到一件事情,先不要忙作判断,忙下结论。“见未真,勿轻信,勿轻言”。再等一等,再看一看,再冷静冷静,随时都要保持一个心平气和的状态。首先心要定、要平和,以静制动,以缓制急,以沉制浮,沉著稳重,事缓则圆,有些事情,过一个夜晚,可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2014年,21世纪又一个新年已经来到了,我阅读、搜集、整理、写下了这些话语送给大家,以兹共勉。这绝不是让我们活在当下的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怕这怕那,它与解放思想,提倡创新、敢闯、敢干,完全是风马牛不及的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