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读《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

学用结合,以用为上

  细心阅读卢俊卿先生《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一书,我们可以感到,它从头至尾,紧密联系实际,知行合一,接地气,摆事实,讲道理,说故事,举案例,不少时候,更是现身说法,他的写作目的,就是写以致用,以用为上。因此,我们拥有这本书,主要并不是把它作为一本纯理论的书,一本学术专著来阅读、研究、评说它的理论有多深奥,逻辑有多严密,语言有多生动,而是要注重学习的质量,真正争取能够学上一点,学深一点,学透一点,学有所思,思有所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在“用”字上下功夫,通过作者的反思,启发我们去认真思考,通过大量的故事,带领我们去细心回忆,通过正反的案例,引导我们去参照汲取。我们只要带着问题学,真读,真用,用好,用活,在如何认识企业存在的价值,如何能够成为一名幸福的员工、一名幸福的老板,如何建设幸福企业上,我们的观念就会得到极大转变,思路就会变得逐渐清晰,信念就会变得更加坚定,行动就会变得更加果断及时。古人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倘若,我们仅仅看书,只读不用,捧在手上,口中还念念有词“好啊,好啊”,就是不付诸实际行动,哪有什么用?这既违背了作者的初衷,也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要用,就要结合实际地用。认认真真地读了,真真正正地消化成了自己的收获、感受、认知,完完全全能够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我所用。

  “有句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今天,我们把这句话的逻辑颠倒过来,不幸福的企业有着同样的悲惨,而幸福的企业各有各的幸福。”(《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2012年1月第一版2月第二次印刷第289页)这句话说得是很对的。为什么?因为各个企业有各个企业不同的历史沿革、经营项目、人才结构,治理安排、价值取向、文化认同、战略规划、发展愿景,等等。因此,我们在阅读这本书,在实际建设幸福企业的时候,就决不能囫囵吞枣,照单全收,更不能西施效颦,邯郸学步,而完全应该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解放思想,下定决心,勇谋兼顾,深入地反思,系统地回顾,全面地总结,制定出完全符合自己企业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方案,自始至终,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从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夯实基础上花大力气,下真功夫。

  一理通,万理彻,晓彻了道理,又知道“我”是谁,来自哪里,要去何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明明白白,清清朗朗,就能把握自己,带领自己,一步一步向胜利的彼岸走去。

  要用,就要用“心”地用。拥一颗大爱之心,怀一腔赤子之情,全心全意,无私无畏,每一个人,都能把“心”送给员工,把“心”交给企业,把“心”献给社会。

  幸福企业建设决不能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幸福企业读是读不出来的,喊也是喊不出来的,用“心”建设才是硬道理。“心到”方可步步到,“心通”才能事事通。“建设幸福企业,可能需要企业一定的经济投入,但幸福企业绝不是用钱去建设的,而是用‘心’去建设的。如果没有‘心’,花再多的钱也不可能建设起幸福企业。因为用心,您才会寻找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最佳平衡。因为用心,您才会寻找利润最大化与幸福最大化的最佳平衡。因为用心,您才会千方百计去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幸福需要。因为用心,您才会经营人心,得到人心!”(《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2012年1月第一版2月第二次印刷第346页))这是一段多么实在、多么精辟的语言,语重心长,发自肺腑的谆谆告诫!

  要用,就要踏踏实实地用。不急不躁,不愠不火,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攀比。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件一件地落地,一步一步地夯实。学到一点,就认认真真做到一点,领会一件,就老老实实落实一件。

  建设幸福企业这么浩大的工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岂止是“十年磨一剑”,岂止是“板凳须坐十年冷”。既需要时间,更需要落实。不经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幸福是一种感受,幸福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幸福是一个长期追求、永不间断的过程中的某一段。”([美]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第7页)在这里,我们更需要的是耐心,是韧性,是坚守,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

  热心易发,恒心难持。建设幸福企业,我们都要持有一颗“精进”的心。“精”就是不杂,“进”就是不退,“精进”就是专心一念,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信心,行动,勇气,毅力四者皆备,则幸福企业一定能够在我们手中托起。

  要用,就要与时俱进地用。今天,无论人的思想意识,还是周围的事态环境,都可谓沧海桑田,瞬息万变,既没有一成不变的观念,也没有一劳永逸的做法,故我们在建设幸福企业时,也一定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实事求是,开拓前进,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

  “幸福的追求没有终点”,幸福企业建设没有休止符。幸福企业的建设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更不要说幸福企业建设是一个“人心工程”,“人心”跌宕起伏,千变万化,这个人的幸福,并不能完全代表那个人的幸福,今天的幸福,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明天的幸福。固然,我们有许多原则必须坚守,有许多制度不能随意改动,但是,境随心转,心随事迁,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欲望,幸福指数的提升往往会随时而变,会与日俱增,不变只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许多认识,许多感受,许多措施,哪有亘古不变的道理,更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做法。幸福感从来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小时候,幸福是一种‘东西’,得到了就是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种‘目标’,实现了就是幸福;成熟后,幸福是一种‘心态’,悟到了就是幸福。”(《幸福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2012年1月第一版2月第二次印刷第62页))正因如此,我们在学习、运用幸福企业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的时候,就绝不要固守程式而不思变化,而一定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外界变化,适时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方法,并采取相应行动,使幸福企业建设真正顺应人心的变化,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新的决策,提出新的要求,制定新的措施,满足员工关于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不断增长的新的合理的要求。

  学用结合,以用为上,“四用”俱到,建设幸福企业就不会是纸上谈兵,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而一定是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