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11年7—8月

温暖的回忆

  一

   孙师傅开房车,还有中心的同事一道来送我们,路上出奇的顺利,车一点都不堵,四大件行李托运手续,不到五分钟就全部办完了,离登机时间还剩下了两个多钟头,远远没有出发前想的那么麻烦。

  小女儿睿睿一家是在08年初举家迁往加拿大的,快四年没有见面了,大家都很想念。

  在候机时间,连续给好些人发了短信,报告了我们的行程,同时,更是表达了对他们真诚的谢意。

  北京时间,7月4日16点30分登机,加拿大时间也是7月4日11点20分就到温哥华了。这时北京是7月5日临晨1点过,下了飞机,取出行李,又装上行李,转乘加拿大国内航班,在机场又老老实实地等了近四个小时,才准时上了飞机,不过,不到一个半小时,就到埃德蒙顿了,女婿荣早就带着外孙女儿来到机场迎接我们了。

  二

  在北京飞往温哥华的飞机上,我的座位是62号,小花的座位是63号,是这趟飞机上最后的两个位置。

  上了飞机,还没有多少时间,就想睡觉了,坐在靠椅上,左躺也不是,右躺也不是。

  这时,就想着,出发前,不是有一位朋友专门给我们每人送了两个气垫枕头吗?这个气垫枕头,不用时,小小的,平平的,折叠起来放在一个小包里,一点也不占地方。打开来,一吹气,就鼓得大大的,套在颈项上,一开始,还感到有点不好受,慢慢地,真好,脑袋靠在右边,舒服,一会,靠在左边,也舒服,后颈窝,也不感到酸痛,左右靠也有了依托,就这样,除了吃饭、上洗手间的时间,我几乎依靠着它,一直酣睡到了温哥华。

  三

  女婿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一路畅通,近30公里路程,不到20分钟时间就到了。

  女儿早已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一下车,她就扑在妈妈的怀里,拥抱着,依偎着,“妈妈,爸爸,我早就在这里等候你们了!”泪水,情不自禁的流在了母女的脸上,妈妈使劲地看着女儿这些年来在异国他乡的变化,老了?年轻了?瘦了?胖了?一切一切,疑问写在脸上,漫在心底。

  四

  这就是女儿他们的家,一楼一底,地下是车库,地上是卧室、客厅、厨房,下了楼梯,还有一大间,是外孙女看电视、玩耍、娱乐的地方,屋的前后都有草坪,虽然不大,但很惬意,爽爽的,绿色的草,绿色的树,还有无数朵盛开的花,好养眼啊!

  两个小孩子,从北京来到这里,没有亲戚,没有积蓄,白手起家,全靠勤劳,全靠拼搏,不到四年时间,就慢慢地有了属于自己的这套房子,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车,更不简单的是,从北京出发的时候,他们的小女儿还不到3岁,现在,已经长成了人见人爱的小淑女,一见到我们,就喊姥姥,姥爷,又是亲,又是抱,一直跟随在我们身边。刚刚幼儿园毕业,很快就要去上小学了,英语说得溜溜的,中文也没有完全丢,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玩得是那么尽兴,回到家里,不是画画,就是静静地在一旁摆弄她的芭比娃娃或者其他的玩具。

   多好的一对儿女,多幸福的一家!

  五

   女儿、女婿带我们一一参观他们房屋的里里外外,突然发现在外屋的房梁上有一个鸟窝,女儿说,这个鸟窝是几天前才刚刚搭上的,正说间,一只灰色的小鸟就唧唧地飞到了这里,原来,窝里还有几只更小的鸟儿正等待着它妈妈的到来。

   正说间,几只小兔又从外面,欢天喜地的跳进了栅栏,停在草地上,有一只在一口一口地吮吸着草上的水珠,有一只在慢慢地嚼食着嫩嫩的细草,另有两只什么也没有做,它们依傍在一起,似乎是专门来到这里,是在谈情说爱,还是在告诉对方,今天,这家一定又有了什么喜事。

  鸟有窝,兔有草,人有居,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天人合一,其情切切,其乐融融。

  六

   7月6日大妹的女儿东东,女婿瑾瑾,还有他们的小儿子大有一家从500公里以外的北方石油区赶过来看望我们,今天又特别安排我们去南部卡尔加里参加一年一度的牛仔节,观看那儿组织的游行表演。车行路上,突遇大雨,不过,只行驶了一会,不但雨停了下来,而且,太阳高照,万里晴空。

   到达卡市,已经9点过了,乘城铁到市中心,游行早已开始,大街两旁,人山人海,前排多是坐着,不少人一家子带着凳、椅,占据着最佳的位置,他们可能今日临晨或昨天晚上就已经在这里安营扎寨了,后去的人只好站在后边,把颈项伸得长长的,脖子仰得高高的,在太阳的暴晒下望着,看着。

  队伍过来了,五彩缤纷,气氛热烈,欢呼声、尖叫声,鼓掌声,不绝于耳,高头大马驾着一辆辆装饰别致的彩车走过,从未见过的各种老式汽车驶过,土著印地安人穿着民族服装骄傲地站在木质的板车上不停地向大家挥手,舞蹈队,管弦乐队,煤矿工人,银行职员,航空小姐,医生,护士,警察,还有消防车,清道车组成的队伍,络绎不绝,依次走过,行进中的人,个个喜笑颜开,洋溢着满脸的幸福,向大街两旁的观众不停地挥手,呼叫,呐喊,大街两旁的观众直直地站着,舒服地坐着,不停地鼓掌,欢笑,应和着。紧接在后边的是约七、八十人组成的大型管弦乐队,一边行进,一边演奏着中国的乐曲,今天,在我们所看到的游行人群中,这应该算是人数最多,气势最大,步伐也最整齐的队伍了。

  七

  来到加国,总时时惦记着7月2日才从家乡来到北京加盟我们天九的十几名员工。这两天,他们过得如何呢?能够接受各种考验吗?

  5日晚上实在睡不着,起来写了一段文字,6日早晨(北京时间是下午5点过)爬起来,又接着写,终于写下了下面的这封信:

  你们好!我在加拿大,非常想念你们!

  你们7月2日告别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北京,一转眼就是一个星期了。这几天,你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睡得还好吗?嘴上打泡没有?北京的气候的确要比家乡要干燥得多,不过,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7月2日晚上,卢主席一家在紫玉山庄给你们接风洗尘,他们暖人的话语,谆谆的嘱咐,殷殷的期盼,你们青春的气息,喜悦的笑容,真诚的倾诉,无不一一让人永志难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记忆与回味。7月3日,你们又一整天,与天九全体员工一起参加了隆重而又热烈的今年6月份及上半年的总结表彰大会与品牌升级动员大会,亲身感受和领悟到了天九的文化与天九人的精神风貌,更聆听了卢主席的动员报告,了解和认识到了集团与协会的战略愿景与工作部署。这几天,你们又集中精力,认真参加了集团组织的新员工的培训与学习,相信你们又收获了许多,了解了许多,进步了许多。我远在异国他乡,为你们高兴,为你们祝福。

  马上,你们就要分配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去了,这是你们人生又一个新的航标,又一个新的启程,我真心地祝愿你们:

  首先,不论分到哪个部门,哪个岗位,都要愉愉快快服从分配,高高兴兴地整装出发,十分热爱那份得来不易的工作。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最强大的动力与源泉,没有热爱,哪里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其次,你们刚刚到了一个新的工作部门,到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就要和那里的同事们结合起来,尊敬部门的领导,服从领导的指挥,虚心向每一位同仁学习,逐渐了解和熟悉部门的性质和具体的任务,和大家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同心同德,完成集团下达的每一项任务。

  第三,你们一定要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和好奇求知上进的心,把学习永远都要放在第一位,了解、熟悉有一个过程,只要处处留心,时时用心,事事虚心,相信你们个个将来都会成为行家里手的!

  第四,在前进的道路上,目标是成功的起点,信念就是力量,态度决定一切。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碰到什么惊涛骇浪,都既要眼望蓝天,坚定崇高的理想,又要脚踏实地,凡事“加一”,远离消极,排斥干扰,一时成败不重要,坚持到底,直至成功最重要,我们是从地震灾区走出来的大学生,就一定要发扬地震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有手有脚有条命,再大的困难能战胜!”“流自己的血,出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

  今后你们的工作一定会是非常紧张的,遇到的各种压力可能也会不小,所以我还希望你们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我排解,你们现在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都还住在一起,既要相互欣赏,又要相互帮助,特别在郁闷、纠结的时候,更需要大家的理解,更需要大家的相互抚慰。

  这周六、周日你们就可以休息了吧,你们第一次到北京,可以出去转一转,走一走,但也不要太累,今后,一定还会有更多的时间,去领略北京的风情,参观北京的景点。

  你们是来到北京,加盟天九集团,在北京,在天九集团,坚信你们一定会用你们的言行,用你们的实际行动书写出灿烂辉煌的篇章!

  向你们的父母问好!

  祝你们

  工作快乐!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