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敬再平

我的两位老师

  一个曾经是中文系主任,写作学教授,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图书馆埋头书海。一个曾经是图书馆馆员,在教师阅览室成天为老师畅游书海做着服务工作。一个是普通学生,因为酷爱读书,经常到图书馆借书,不满足于学生流通室书籍的典藏,从而认识了他们夫妇二人,三人平淡如清水的交往,使我们结成最好的师徒父子关系,互视对方为君子,成为忘年之交,难得的知心朋友!

  工作以后,二位老人家相继退休,安度晚年。由于事务繁忙,几年都未见面。近期才知道,二位老人家移居北京,他已经成为世界杰出华商协会的一位副会长,北京天九幸福集团的一位高级副总裁,在网上一浏览,才知道他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端午佳节,正是师生相约再见之时,到紫薇广场买了一盒粽子,就匆匆登门拜访。

  二位老人家很热情,亲自到楼下迎接。坐在家中,他一边和我交流,一边让夫人为我上最好的茶,吃最好的粽子。看着他们都已经七十多岁的年龄,一点老态都没有,精神好得让我吃惊。

  二位老人家虽贵为高级知识分子,但并不是只能与鸿儒谈笑,不能与白丁为伍。不因为我的身份低微而高高在上,反而亲自下楼定地方,酒桌之上亲自为学生夹菜添水,不停的劝说多吃点,不要拘束不要客气,同时,坚决不让我付餐费。出门之时,特意提醒我注意脚下的台阶,临别之时还还不忘叮咛嘱咐:管理事情比较容易,因为事情不讲话;管理金钱也好管,只要是你的,随你处置;只是管人难,因此管理的妙诀在于管住"心",管人先得管心,管别人的心得先管好自己的心。处在一个新的更高级别的岗位上,要有宽阔的视野,良好的心态,包容万物的胸怀,既把上级需要传达的精神表达出来,又要把下面基层的真实意思表达出来,很好地把握好这个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自己的人生经历都成为人生路上的一颗颗珍珠。

  二位老人家自号"四不老人"(不争、不抢、不摆谱、不张狂),一直坚持做"五好加一好"(做好事、交好友、挣好钱、建好家、休好闲,一切都要取决于心态好)。

  二位老人家与时代社会结合紧密,虽年逾花甲,但思路清晰,社会热点一览无余。他连端午佳节吃粽子、喝雄黄、划龙舟都能与民生挂钩,与社会和谐挂钩,发人所未发之言。七十五岁的他照样在一个拥有员工1000多人的公司全天候上班,而且成为员工离不了的开心果,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二位老人家还有许多想法,还有许多的希望,还有许多的梦想……

  从他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另外一种人生,另外一种活法。我如此这般年轻,为什么不能激情似火,为什么不能精力充沛,为什么不能日盛一日?

  敬再平:  现为绵阳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