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彭晓敏

《三一园》是什么

  如果您要问我,在我的心中

  《三一园》是什么?

  《三一园》是一种精神,勇于担当,谦虚谨慎!

  《三一园》是什么?

  《三一园》是一股力量,百折不挠,顽强坚韧!

  《三一园》是什么?

  《三一园》是一种信念,滴水穿石,不弃不离!

  《三一园》是什么?

  《三一园》是一份真情,珍缘惜福,戴德感恩!

  截止2015年9月25日《三一园》诞生整整6年。6岁的孩子长大了,对人、对事有了自己的见解,对自己的衣食住行有了基本的自理能力;6岁的孩子要准备上小学了,她懂得不能太依赖父母,懂得要让父母放心,让父母在一天里见不到她却可以一想起她会欣慰的一笑;想想她1岁时的懞、2岁时的萌、3岁时的乐、4岁时的淘、5岁时的突然长大和6岁时的一本正经……多么幸福!六年来,《三一园》就像是蒲老师的“孩子”一样,被精心呵护着、细心守候着,不断地送给每一位天九人温暖、大爱、勇气、力量!不断地传递给每一位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朋友们以无限正能量!不断地引导每一位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小小坎坷的朋友们,坚持,再坚持一会儿!

  下面摘取自己的一篇日记,与大家分享。

  2013年1月23日 京 有风

  18到22日出差外地,昨儿中午回到家,半天的时间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家里乱成一团糟,便又忙活了一气儿。

  晚上也没有睡好,翻来覆去,一直到天亮。

  早上起来照例吃了一碗玉米渣粥,几片饼干,带着一杯豆浆去办公室。

   “昨晚休息好了吗?”

   “没有。您呢?!”

   “也不好,翻来覆去,好像都没有睡,一直到天亮。”

   “哦。”

  这会儿已经9点了,办公桌前已铺满各种文件、资料。

  按照领导要求重新修改一份希望小学的冠名函,10点左右,蒲老师发来一篇题为“我们的话”的文章,原以为是学习资料或“三一园”素材,没有急着先打开看,待把手中的事情处理完大概5分多钟后打开《我们的话》。长长的一段文字,但醒目的三个红字 “三一园”,我就立刻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也都清楚了他为什么又没有睡好觉。

   前几天在酒店房间讨论有关《三一园》的事情,不知不觉到了800期了,蒲老师说想做一个特别版。《三一园》开始于2009年9月25日:“三一”,三个“一”,即在工作日的每一天,都给大家送上一句话(或一首诗,一曲歌,一篇短文,一幅图片,一套PPT……),让大家每天都能在这里真正学到一点点(懂得一点点,思考一点点,领悟一点点,分享一点点,高兴一点点,快乐一点点,成长一点点,进步一点点)。“一”是一朵花,含苞吐蕊,精心培育,必将迎来满园芳香;“一”是一棵苗,幼芽初露,勤奋浇灌,定会养成郁郁苍苍。我们是一朵花,一株草,一棵树,一根苗,我们在“三一园”的沃土里,生根,发芽,成长,壮大,让我们从这里出发,去妖娆我们的山,去赞美我们的海,去装点我们的道路,去讴歌我们的时代,去感恩我们的祖国,去和谐我们的世界!

  这是《三一园》的创刊词。将近三年半的时间,《三一园》走到了今天,蒲老师坚持到了今天,其实《三一园》不属于任何人的工作,从来没有被安排到任何人的岗位职能或工作规划中去,是蒲老师的热爱,是蒲老师的坚持,是蒲老师的付出,《三一园》才走到了今天。我不太会做PPT,在编辑《三一园》之前我甚至都不会把一个PPS文件以修改的格式打开,看来我是比较笨的。一位老总说的没错儿,《三一园》真的没办法和“幸福365”相比较,没有专业的团队,没有专业的人才,做不了专业的设计、专业的美化,没有那么严格的程序,看过“幸福365”曾经我也感到很羞愧,我的确不会做那么美丽的图片,那么好看的动画,那么精美的设计。没关系,我慢慢学,或者我可以有另外一个制胜法宝呢。我也还是会用这位老总的一个小小的品牌策略来安慰自己。

  的确,《三一园》,不是最美的,不是最规范的,也不是最好的,甚至有时候就是原汁原味儿的素材稿,但有一点,她的内容绝对是最有意义的。是蒲老师的心血!是他发自内心的去看、去写、去比较,去衡量的结果。他说,艰难坎坷路,风雨泪中行。或许,只有我理解他,他的想法真的很简单,欢乐、风景、哲理、理解、幸福、感知、力量,等等,所有的,只为大家能有一个舒心的微笑。

  下午2点左右,他又发给我一分素材,题目叫《传奇》,问我800期的《三一园》用它行不行?我看了。说,先不急吧,再等等看,或许会有更好的。他说,好啊,但它的确值得在800期的时候发。

  我不敢说《三一园》是传奇,但她和大家的相遇、相知,用“传奇”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有谁会想到,如果蒲老师离开工作岗位的时候,《三一园》还能否会继续?

  我去前台取《读者》杂志。《读者》是蒲老师的日常读物,每期必看,但是往往送来的时间周期很长,报亭下一期都上架了,我们这上一期还没有来,蒲老师没少为这事儿生气,他是个急脾气,他急于学习,急于丰富自己,每当他问我《读者》来了没有,我就知道他一定是在报亭看见了下一期了。我拿着这本2013年第3期的《读者》,翻开第一页,“爱上现在”,一路看着,去了他的办公室。

  “800期到3月初了吧。”他早就算好了。

  “恩,差不多。”

  “800期发那个可以吗?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蒲老师,我知道您的想法,但是您也允许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吧。”

  我俩为他那份《传奇》还争论了一会儿。

  “昨晚为什么没有睡好?”

  “不知道,翻来覆去。”

  “你呀!……恩,你说的太对了,一晚上我就想《三一园》的这个事情,两点醒一次,四点醒一次,五点半起床。”

  “我就知道是这样,看到那篇文章我就知道。蒲老师,爱上现在吧,未来的事情还没有来到,焦虑什么啊?”我指着手里的《读者》。

  “呵呵,我还想问你呢,《读者》来了没有。”他看到《读者》兴高采烈。“‘我们的话’怎么样?”话匣子又打开了。

  “看了‘我们的话’,又看了一遍创刊号的那篇文章,嗯,不一样,创刊号是一种轻松、愉悦、幸福的开始,而‘我们的话’……”

   “我是不是太抑郁了?”没等我说完,他接上说。

  “不是抑郁,是感情的积淀。三年半了,800期了,这几年的感情都含在里面。”

  “是。对,对,感情的积淀。我回去再修改修改,啊,您说要办到10000期,怎么可能。那是什么时候了?”

  “10000期,我应该也不在了吧。10000期,现在是800,3年半……”我撅着嘴笨拙的算着10000期是什么时候。

  “你数学也不好。4年了1000期,10000期得40年后了。”

  “那我不在了,不在了。”

  “你还在,还在。”

  “40年,我也70多岁了,跟您现在一样了。”

  “哈哈……”

  “我们的话”,感情的积淀,流露出的满是无限的眷顾与爱恋。句句让人心疼,让我想起我爱的胡杨树,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坚强的生命树、英雄树,亦是我心里的眼泪树。蒲老师,坚强的“四不”老头儿,倔强的老年工作狂,退休十多年却依然惦记着自己的学生,回忆着自己的三尺讲台,一辈子都不会“潇洒走一回”的,我的老太爷啊。

  彭晓敏:现为天九幸福控股集团监察中心总经理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