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社会中,商业文明的历史源远流长。从人类先祖简单的物物交换,到货币媒介的流通,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近现代商业文明的初露峥嵘,到20世纪初以来生产、流通、交易的大繁荣,商业文明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历尽沧桑,底蕴深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往商业模式的弊端促使世界各国在不断思考着新商业文明的形式与内涵。在新商业文明的构建中,“以人为本”、追求幸福最大化的幸福企业是新旧商业文明的一道分水岭。
我讲的旧商业文明,一般是指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开始的近现代商业文明。旧商业文明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所谓的经济人,就是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理性动机的人。在这种商业文明下,每个人都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商业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金钱、重视物质。不论是自由贸易的理论还是16—18世纪欧洲的重商主义传统,旧商业文明指导的商业勃兴为世界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主张科学地挑选工人,进行教育培训,通过科学的管理与组织,使每个工人都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最大工作能力。泰勒通过实验提出了“定额工作量”和“合理日工作量”的概念,并用计件工作制与员工工资挂钩,在当时提高了企业的效率。无独有偶,同样在20世纪初,美国的汽车巨头福特在汽车行业创造了流水线生产的模式。流水线生产通过细化的分工与标准化的组织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为社会财富的积累作出了贡献。
旧的商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为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旧商业文明只注重提高生产力,而忽视改善生产关系,尤其缺乏对人的关怀,其弊端日渐凸显。旧商业文明中重物轻人的这种状态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目标是不一致的,更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因此,在旧商业文明引领的企业中,员工的幸福感的提高是很困难的,企业发展也因此而受阻。
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开始把眼光聚焦于商业中人的因素,思考着新的商业文明的价值观。新商业文明不仅仅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新的管理方法,而且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和新的生活方式。这种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而不是以物为本、以利润为本,是以员工幸福最大化为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手段的企业发展新模式。为此,幸福的企业要致力于为员工提供更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更好的福利待遇,更多的人性化关怀,更温馨和谐的企业氛围,使员工的幸福感提升,从而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为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从而实现效益的提高。幸福企业追求与实现的不仅仅是企业的发展,而是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幸福企业改变了“以物为本”的商业发展模式,把对人的重视放在了首位。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讲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幸福企业包含的价值观、管理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与旧商业文明下的企业有着本质区别的。
纵观全球,卓越的企业往往是幸福的企业。苹果公司计划在美国加州库比蒂诺地区建立新的公司总部,新总部坐落于园林之中,环境优美,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建筑的外形酷似飞船,预计2015年完工。在这样一种现代的甚至是科幻的环境内工作,本身就是对人的创造性的一种刺激,更重要的是,新总部的设计建造充分考虑了员工的要求,致力为员工打造幸福愉快的工作环境。
幸福企业追求幸福最大化,促进社会由追求经济GDP向追求幸福GDP转型。管理大师韦尔奇曾说过:“如果你想让列车时速再快一公里,也许只需要再增加区区10马力,但是你如果想让列车时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更换铁轨。”社会发展到今天,商业文明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更换铁轨”的时候了,这种更换改变的是企业管理与经济发展的思维,带来的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以及社会经济评价方式的转型。
对幸福的渴望在人们的心中是从来不会熄灭的。人人都希望过幸福的生活,每个企业也都在希冀着成为卓越的企业,幸福企业的建设是通过改善生产关系而提高生产力,使得人的愿景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商业发展的需要得以融合,可以预见,幸福企业将会使人类的商业文明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