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老板把企业做大了,却把家庭做垮了。有的企业家做了很多善事,帮助了很多家庭,给别人带去了幸福,但滑稽的是自己家庭却是不幸福的,事实上看这也是社会责任的一种缺失。
美国总统竞选的时候,老婆孩子齐上阵,候选人要在公众面前经常秀恩爱,因为如果你家庭不和谐,不幸福,你又如何让国民幸福,让选民信任你呢?家庭是幸福的港湾,是奋斗的“充电器”,让家庭幸福也是老板的社会责任。
有一次,我去山东考察一个企业,老板是这个市的首富,他把太太带出来和我们一起吃饭,整整一顿饭,他老婆没说一句话。后来他告诉我,他太太现在患精神抑郁症,他甚至很担心太太会自杀。他说由于以前在外面打拼,根本就没有太注意关心家庭、关心太太,就出现了这种悲剧。他希望让我的太太多带着他的太太到全世界跑一跑、玩一玩,多帮她开解一下,把这种状况改变过来。
我还经常见到企业家的孩子出问题的,有些企业家平时对孩子没时间管教,放任自流。自己也觉得忙事业,欠孩子太多,觉得和孩子见个面都不容易,见个面为了让孩子高兴,要钱给钱。孩子有了钱就去吃喝玩乐,结果孩子被惯坏了。现在富二代以身犯刑的也不鲜见,孩子出了状况,别说幸福了,愁眉和白发都增加了许多。
也有企业家父母去世我参加过葬礼的,他哭得很悲痛,我说人死是自然规律,如果你父母活着时你孝敬过了,你也不用哭这么伤心。我这么说完,他哭得更厉害了,我想根本原因就是他一定觉得对不起父母,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没有尽到孝心,现在想尽孝心却没机会了,这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再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企业家在富了之后,开始“乱花渐欲迷人眼”,在美女面前失了分寸,以至于“后院起火”,殃及企业。
日照钢铁集团董事长杜双华的前妻,离婚后再度将其告上法庭,要求为两人11年前的离婚案翻案,背后关于财产分割的猜测,一度干扰到日照钢铁的企业运营;赶集网总裁杨浩然与王宏艳长达3年的感情纠葛,引发了赶集网一系列的人事地震;土豆网创始人兼CEO王微的离婚纠纷,更催生出投资方与项目创始人之间的“土豆条款”,以至于独立上市受阻。还有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创业成功后,夫妻反目,转移资产,并因此而入狱……
这样的故事见诸媒体的和不为人知的,比比皆是。而一个企业的运营或品牌好感度,也因被无数人轮番指责后受到不利的影响。一位投资界的朋友告诉我说:“现在他们考察投资对象,创始人的夫妻关系也成为了重要的考察因素来衡量。”
当然,我见过的家庭和睦、夫妻恩爱的创业夫妻也不少,我也经常和他们一起讨论总结其中的心得。我发现这里面大致也可分几种类型:夫唱妇随、妇唱夫随、夫妻相补、幕后贤内助。但无论哪种类型,说起夫妻相处之道,我也想说:“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折腾,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
“我们并不打算给孩子留多少财富,父母的恩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我创业最艰苦的时候,人家没有嫌弃过我,现在事业成功了,我怎么能抛弃她呢,如果这样做我还是人么?”
……
很多企业家给我谈过他们类似的观点。我总结企业家事业成功,夫妻感情不褪色的关键在于:感恩,珍惜,节欲。
重庆小天鹅控股集团总裁、重庆地标性建筑洪崖洞的缔造者何永智女士,在随我出行“全球杰出华商—财富印尼行”时,说起她的夫妻相处之道,她说:“我最自豪的不是我的事业有多成功,而是我的家庭有多幸福。家庭幸福就是我‘隐形的翅膀’,丈夫善于处理各种外部关系,他有战略眼光。而我就处理好公司内部的事情,和员工与客户打好交道。我们就是一对黄金搭档,他负责把事情做大,我负责把事情做好。我们在感情上,相互欣赏,相互依赖……”一说起她的幸福家庭,她就滔滔不绝。
华人首富李嘉诚和他妻子庄月明的故事值得很多人学习。庄月明是李嘉诚的表妹,李嘉诚出身寒微,只读过初中。庄月明出身富贵名门,先后就读香港大学和日本明治大学,她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事业刚刚起步的表兄李嘉诚。婚后,妻子加入长江实业公司,全力帮助丈夫的事业,她流利的英语和日语、谦和勤勉的作风,深得同事的尊敬。李泽钜和李泽楷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庄月明退居幕后,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然后,在事业的转折点上,这个受过名校教育的高学历妻子帮了丈夫很大的忙。长江实业上市,就是李嘉诚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而这个过程中,她出任执行董事,任何人都不可否认庄月明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李嘉诚不少石破天惊的决策,都蕴含了庄月明的智慧和心血。但庄月明在公众面前始终保持低调,她很少露面,也不接受记者采访,她把所有的功劳都留给自己的丈夫。
很不幸的是,庄月明过早去世。香港不少富商都以绯闻为荣,但李嘉诚始终如一块白璧。港人都知道,李嘉诚和庄月明情深似海,所以至今竟无人向他提及续弦之事。李嘉诚投资建立香港大学庄月明化学楼、庄月明物理楼、明爱庄月明中学等来纪念自己的妻子,可见庄月明在李嘉诚心中是无人能代替的,此生只爱她一个人。
我的妻子也给过我很大帮助,我在政府上班之时,她就已经开始创业。等初具规模,我下海,她上岸,实际上是我接了她的班。在后面事业做大的过程中,她也一直在背后帮我。比如说,我是个不喜欢应酬的人,有时她也替我接待客人,替我打理各种人际关系。当我举棋不定之时,妻子也愿意与我一起商量,帮我做决定,推动我的事业向前走。这么多年来,我的家庭在妻子的打理下,几乎没有牵扯我的精力。一直以来,家庭就是我幸福的港湾和事业的“充电器”,我打心眼里感谢我的太太和我们家中的每一位成员。
说起我的家庭,我也很想与朋友们分享我与全家人的相处之道。我和我的爱人是患难夫妻,我们一起吃过很多苦,这么多年来,我们之间一直是无话不说。我如果外面有事晚回家,都会向她请个假,让她不会为我担心。如果有矛盾和分歧,我都尽可能让着她,无关大局的事,我对了也会向她“认错”。她平时为家操持很辛苦,我有时也会亲自下厨为一家人炒上几个菜,全家都会开心。
对我的父母,我非常庆幸的是,他们现在都80多岁了,身体还很健康。我们老家在四川,我把他们接到我身边一起生活,他们喜欢打麻将,我无论多忙,每周都抽些时间陪他们打打麻将,总是找机会让他们打赢,让他们高兴。
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我除了送父母礼物,还给他们送红包。现在想想他们年纪越来越大,我给他们发红包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要是过节,不管什么节,我都会给父母红包,过年的时候还要多分几次给他们发红包。
2013年元旦晚餐前,我给父母一人一个红包。春节前,我的兄弟姐妹们都带孩子过来,一家人大团圆,我又给父母发了红包。年三十吃年夜饭前我又给父母送上红包,正月初一早上我给父母拜年,又送上个红包。正月十五我们一家人吃完饭出去看烟花前还是父母一人一个红包。过年我分了五次发红包,让他们高兴五次。
我的兄弟姐妹也有人说过我:“你太俗气了,跟老年人还动不动就给红包”,其实我也深知父母平时用钱的机会不多,但他们拿到钱就是高兴。
我发现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都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都受过穷,挨过饿,以前一分钱要掰成两半用,因为缺钱,吃不饱、穿不暖的痛苦记忆永远消除不了。虽然现在什么都不缺了,但是数钱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还是显而易见的。既然这样能给他们带来幸福,为什么不做呢?不但要做,还要多做。如果说俗,那也是大俗大雅。因为没有什么比孝心更雅的了。
我现在就努力追寻的一种境界是,如果我的父母去世了,我能够不哭。怎样才能做到呢?就是他们在的时候,把该尽的孝心都尽到。当然了,尽管这么说,我还是觉得欠父母很多,父母的恩情这辈子都是很难完全报答,但要努力让自己少一些遗憾。
另外,我的家是一个大家族,我父亲兄弟姊妹很多,七个兄弟姊妹。在当初我们最穷困的时候,我有一个愿望,第一自己要考上大学,从山里走出来。第二考出来之后,要把整个家族都带出那个深山,带到城里来,带到首都来。我出来之后,一步步地把我的亲人们带到了广元,带到了成都,带到了北京,现在我们整个家族已经是一百多口人,整个家族都在北京安居乐业了。大家住在一起,老年人开心,孩子们也有的玩,中年人也有的玩,都非常幸福。
前几年,由于出来的时间长了,长辈们开始思念家乡了。于是,我又花了几百万把老家的房重建了,平时给两个村的乡亲们做免费诊所,节日里供长辈们回去与亲友团聚。今年春节,我们50多人陪8位长辈回老家过春节,还搞了家庭春晚和家庭运动会,大家都说过了个最幸福的春节。看到长辈们及一大家的幸福,我也感到无比的幸福。
怎样建设幸福家庭呢,我认为首先需要确立理念。我总结了三条:第一条,富不重要,贵不重要,幸福高于一切。第二条,对不重要,错不重要,情高于一切。第三条,工作重要,家庭重要,健康重要,平衡高于一切。我认为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理念,才能建设幸福家庭。
在方法上,我也想总结几个方面,以供大家作个参考。有时候,家是个讲情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有的企业家回到家里,跟老家人、跟太太、跟儿女讲道理,非要弄个是非曲直,最后搞得鸡飞狗跳,谁都不买账,最后谁也不幸福。根据我的经验,尤其在太太面前老讲大道理,那简直是愚蠢。
我曾问过一些企业家的太太,我说为什么你在我面前是讲理的,而在你丈夫面前就不讲理了呢?她就会告诉我说:他是哥哥,我是妹妹,他在外面那么风光,我在家里无私奉献,他就该让着我。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太们这种心态。有时候面对太太,对了也“认错”,才是好丈夫。但面对儿女,则不然,错了要认错,但对了绝对不能认错。要做一个坦坦荡荡的父母,给儿女做好榜样。
面对父母呢,那就更不要讲对错了,孝顺首先就是要“顺”,我对我的兄弟姊妹有一个规定:要在父母说的话前面加一个“最”字,再重复一遍。父母说好,就说最好;父母说坏,就说最坏。因为我的父母都八十多岁了,你跟他去讲真理,讲正义,有必要吗?有时候父母说起过去的事,说起一些人,有些人已经过世了,如果父母说这个人坏,你偏偏说这个人好,父母说那个人好,你偏偏说那个人坏,那样做,除了惹父母生气,还有什么好处呢?
所以我的父母现在觉得他们是天下过得最幸福的,虽然80多岁了,体检结果各项指标都正常,每年还能去全球各地旅游。母亲86岁了,每周还要画几张工笔花鸟画。我父亲经常说:“我睡着都笑醒,我觉得太幸福了。”我的母亲也经常开玩笑说:“老二,我过得这么幸福,我就不死了。”我说那就不死了呗,好好活着。
原来我也听到过很多企业家理直气壮地讲,我在外面打拼,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吗?我哪能什么都顾得过来?其实我认为还是一个心意问题,如果你足够重视这个家庭,就会知道如何让家庭和事业实现最佳平衡,而且肯定可以兼顾得好。平衡好家庭与事业的关系是你的责任,也是你有能力的表现,没时间永远都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