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修炼四

怀揣梦想——幸福在希望的田野上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说过,无论我们多么渺小、无论我们遇到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坚持梦想,就会有起跑的力量、腾飞的力量,这是梦想的力量。我对此很是赞同,人因梦想而伟大,因没有梦想而渺小。凡是有梦想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希望就是让幸福自由驰骋的田野。

1.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没有梦想而渺小

  在我们天九幸福集团,我经常对员工们说:一个人必须要怀揣梦想,因为人因梦想而伟大,因没有梦想而渺小。人生短暂,我们追求梦想,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一个去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李安追梦圆梦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1978年,李安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戏剧电影系。他与父亲的关系因此恶化,然而戏剧电影是自己的梦想,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不过大学毕业之后,李安开始明白了父亲当初的担忧。

  在美国电影界,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华人要想混出名堂来,谈何容易?从1983年起,经过了六年多的漫长而无望的等待,李安大多数时间都是帮助剧组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最痛苦的经历是,曾经拿着一个剧本,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公司,一次次面对别人的白眼和拒绝。直到30岁,他仍然没有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和在研究室做药物研究员的妻子相比,自己的薪水更是少得可怜。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和生活的压力,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读书、看电影、写剧本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这样的生活对一个男人来说,是很伤自尊心的。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他曾经犹豫过,甚至报了一门电脑课,想学个一技之长。细心的妻子发现了他的异常。一天晚上,妻子突然对李安说:“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就是这一句话,彻底改变了李安。他拿出藏好的电脑课程表,慢慢地撕成碎片,丢进了门口的垃圾筒。后来,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李安的剧本开始得到基金会的赞助,一些电影开始在国际上获奖。这个时候,李安的妻子重提旧事,对他说:“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项长处就足够了,你的长处就是拍电影。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你要想拿到奥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证心里有梦想。”这个经典的电影梦对于年轻的李安来讲,也许非常遥远,但现在它已经变成了现实。人生其实就是一个做梦追梦圆梦的过程,做梦是1%,追梦是99%,圆梦是意义收获。即使最终梦想不能实现,我们也需要一个梦想。因为有了梦想的牵引,我们才会更加努力,也才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2. 有希望的地方,地狱也成天堂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而奋斗。想必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信念,苏格拉底才能那样平静、淡然地走向地狱之门。

  作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据称,苏格拉底是有出逃机会的,但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们的好意。他还可以选择向法庭妥协来洗脱罪名,以求不死,但他坚决否弃了这种做法。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当一杯毒酒送到苏格拉底的面前时,尽管周围的朋友泣不成声,他却不动声色,将酒杯举到胸前,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他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随后就把毒酒一饮而尽。

  死刑,狱中,毒酒,身处此情此景,显然已经是站在地狱的门口了,换一般人,内心该是何等的焦虑,甚至恐惧。有的犯人听说自己就要被处决,还千方百计地拖延时间,比如央求美餐一顿。然而苏格拉底,却以一种平静、神圣的心态来迎接死亡,甚至可以说,他是以一种迎接天堂的心态走向地狱之门,究其原因,根本在于苏格拉底心中有理想,有希望,他相信哲学是最高智慧,相信自己的选择和牺牲是值得的。

  心中若没有希望,即使身处天堂又能幸福吗?很多人衣食无忧,甚至拥有不错的社会地位,为什么却感觉不幸福?相反,很多人无房无车,每天早出晚归为生计奔波,却觉得很幸福,又是为什么?就是因为心中有希望。希望犹如一盏灯,照耀着走向未来的路。只要满怀希望地去面对生活,就一定会曲径通幽。当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妨把困难当做一种考验和历练,所有这些考验不过是帮助我们更快走向成功。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快乐,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当我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的时候,工作的时光也就成为了充满希望的天堂之旅。可以说,地狱在自己的心里,天堂也在自己的心里。

3. 别让梦想成为空中楼阁

  小时候大家的梦想一般都比较大,有人想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军事家,有人想成为英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梦想可能会做适当的修正,毕竟我们对环境、对自己的认识都更加全面和客观了。其实这也是我们不让梦想成为空中楼阁的必要措施,让自己的梦想更加的明确和现实。

  下面我想讲讲前雅芳CEO钟彬娴的故事。1958年,中国籍女孩钟彬娴出生在加拿大东部的城市多伦多。34岁时,钟彬娴加入雅芳。不久,她与CEO吉姆曾有过一次会面。那一次,钟彬娴去他的办公室里汇报工作时,看到一块装饰板上印着四个足印:猿猴、男人的光脚、男式皮鞋和一只高跟鞋。上面还带有一个题词:这是领导权的演变!不经意间,吉姆对钟彬娴说过这样的话:“我完全相信,在未来的10年,一定会有一位女性来领导雅芳!”听完CEO的这番话,钟彬娴的内心澎湃极了,她在自己的心里深深地埋下一个梦想。

  仅仅一年的时间,钟彬娴就凭借着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卓越的能力成为了雅芳公司的领导核心之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的职场生涯一直都是顺风顺水。

  1997年,CEO吉姆打算退休了,钟彬娴和其他两个人成为了雅芳CEO的候选人。这个时候的钟彬娴已经是雅芳的COO,负责雅芳的很多事务,并被业界人士所熟知。

  但是,钟彬娴最终还是与这个职位擦肩而过:另外一个名叫查尔斯·佩林的男性担任了新CEO的职务!董事会选择查尔斯·佩林的原因就在于:雅芳的百年历史上不曾有过一名女性CEO!

  董事会的这次决定,给了钟彬娴很大的冲击。

  1999年,雅芳遭遇了一场危机:股票一落千丈!之后不久,首席执行官查尔斯·佩林引咎辞职,雅芳陷入了生死攸关的时刻,董事会不得不物色另一个CEO人选。他们想到了钟彬娴。

  钟彬娴得知董事会要她临危受命带动雅芳的时候,她毫无怨言,挑起了这个重担。由于之前钟彬娴在企业界声名很好,再加之她对雅芳进行的种种改革,雅芳的危机很快就化解了,并逐步走向成熟。当这场危机结束之时,钟彬娴忍不住来到前CEO吉姆坐过的那个办公室里。看着墙上的那四个足印,她觉得吉姆的那句话犹在耳畔,在听过这话之后,自己曾定下这样一个梦想:要成为雅芳百年历史上的首任女性CEO!拥有梦想并不难,难的是为梦想付出持之以恒的艰辛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