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盲人,每天晚上都要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可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非常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得清楚些,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一件很平凡微小的事情,哪怕如同赠人一枝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这样。
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的“道”到底是指什么,这一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老子在提出“道”这一概念的同时也说了,“道可道,非常道”,能够直接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道是不可言传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子相信“大道无私”,道生万物,却不主宰万物,道利万物而不争,所以道是最神圣的。
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高低取决于无私的程度,越是无私,道德越高,越是自私,道德越低,圣人就是最无私的人,就是道德最高的人,也是幸福指数最高的人。
很多圣贤都曾经指出,爱本质上是一种给予,而幸福就产生在这给予之中。亲子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面对弱小的婴儿,父母在照料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虽然付出很多,但却感受到最大的幸福。下面的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问题。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这样一条法律,规定凡年满14岁的孩子,必须为父母做些家务,比如洗碗、擦地等。迈克年满14岁之后为母亲做了很多事情,有一天晚上,迈克给妈妈写了一个账单:
迈克帮妈妈到超级市场买食品,妈妈应付5美元;
自己起床叠被,妈妈应付2美元;
迈克拖地板,妈妈应付3美元;
迈克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妈妈应付10美元。
以上合计:20美元。
迈克把账单放在餐桌上就上床睡觉去了,妈妈忙完之后看到这个账单,先是惊讶,转而却笑了,妈妈在账单上填上了几行字。
第二天早上,迈克看到了一个别样的账单。
妈妈含辛茹苦地将迈克怀了10个月,应付0美元;
妈妈教迈克走路,说话。迈克应付0美元;
妈妈每天为迈克做好吃的食物,迈克应付0美元;
妈妈每个周末陪迈克去儿童乐园,迈克应付0美元;
妈妈每天为迈克祈祷,希望他成为天使般可爱的小男孩,迈克应付0美元;
以上合计:0美元。在这个故事里,迈克得到了很多却还在向妈妈索要“幸福”,而妈妈付出了很多却分文不要,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因为妈妈认为自己在付出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最宝贵的东西——幸福。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帮助别人,付出爱心的同时,也会得到最大的幸福。《圣经》上说,“爱就是神”,丰盈的爱使人像神一样博大。
“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其中将人体比作一个能量场,通过激发内在潜能,能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时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关,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并非尽善尽美,一直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媒体上也总能看到各种阴暗面。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希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事实上,我们应该多看看具有正能量的学习榜样。
我从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上海石化某部一名女员工是“熊猫血”(RH阴性血),有一天她获悉一名安徽小伙子在徐州打工时受伤,手术需大量RH阴性血,而当地血库告急。她在连续上了两个时长12个小时的夜班后,孤身一人来到徐州献血救人。她的事迹被同事知道后,被称赞为“最美女工”。随即,上海石化开展了“身边的感动·寻找‘最美员工’公益行动”。活动推出后,得到员工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最美员工”的故事被挖掘出来,“最美员工”群体逐渐壮大,激励着该公司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工作,形成了一个幸福企业的良好氛围。这就是员工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的一种方式。能力有高低,爱心无大小。即使是再微小的好事、善事也都是值得我们去做的,因为我们需要这些正能量照亮别人,也温暖自己。附录我的幸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