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从农业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国有“往上推三代都是农民”的说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产力魔法般的突飞猛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也日新月异。一时间,城市的优越生活成为很多人的向往,也成为“幸福”的象征。近些年来,我们的城市高楼建得更高,发展得也更快,但却有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自己并不那么幸福。这到底是为什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视察工作时指出的那样:北京的发展患上了“大城市病”。其实,大城市病岂止存在于首都?在我国许多特大型城市、大型城市甚至中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并不断恶化。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十面霾伏”、交通拥挤、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公平失衡等。正是这些问题的愈演愈烈,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市民的幸福感。治理城市病,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那么,怎样才能破解这些难题,才能找回失落的幸福呢?一切都应当从改变观念开始,从厘清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幸福城市开始。本篇将试着探讨关于幸福城市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期待能为我国城市建设提供借鉴,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2009年10月,考察休斯顿,与美国总统老布什亲切会谈
2011年11月,考察巴黎,与法国总统奥朗德亲切交流
2010年3月,考察悉尼,与澳大利亚总理霍克亲切交流
2008年7月,考察雅加达,与苏希洛总统亲切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