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建设发展有着自身的规律,当我们对规律了解甚少或者违背了规律的时候,城市的幸福就会化成泡影,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高房价等城市问题接踵而至。路虽迩,不行不至;事虽易,不为不成。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让我们去看看那些幸福城市的"杀手"吧。
"身体健康是多么幸福啊!"相信每个有过生病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特别是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当时。真的是这样,哪怕只是个头疼脑热,也会让人很难受,也能把幸福赶走。
毫无疑问,要幸福,先要守住健康。不过,如今我们的城市生活正在丧失起码的安全底线,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水、空气等)正在遭受着可怕的污染,我们的身体健康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威胁。甚至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将出现癌症"井喷",33%的家庭将会因为健康问题耗尽积蓄。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未来,到那时,幸福何处寻?
造成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就是城市垃圾。城市垃圾是困扰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有数据显示,全球垃圾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42%,而我国的垃圾增速已经超过10%,是世界上"垃圾围城"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拿北京来说,早在2009年,垃圾日产量就达到了1.84万吨,如果用车长7米、载重2.5吨的卡车来装载,车辆长度能围绕整个三环路一圈。而且,从2009年至今,北京的日产垃圾数量仍然在以8%的速度递增,到2015年,预计年产垃圾总量将达到1200万吨。同样是在2009年,广州的日产垃圾也达到上万吨,广州已有的垃圾填埋场都处于超负荷运载状态,预计用不了几年,垃圾就将无处可埋。
城市垃圾问题并不只是出现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而是一个遍及全国城市的普遍性问题。有媒体报道称,我国除县城外,已有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深陷垃圾围城的困局中。
垃圾围城不仅碍眼,更是严重污染着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的水、空气和土壤,从而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和彻底处理,还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浪费。常言说,世界上没有无用的垃圾,有的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全球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资源的再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据统计,在德国等发达国家,垃圾的再利用率达到了70%以上。设想如果我国的垃圾能够有70%得到再利用,那将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啊!毫不夸张地说,城市垃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一大棘手问题。
同样应该反思的还有水污染问题。地球上的饮用水资源现状原本就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加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在20世纪末,我国的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多达110个。在这一背景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更加剧了形势的恶化。据统计,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工业废水和90%以上的生活污水,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入水域,对我国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在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许多河段甚至出现了鱼虾绝迹的情况。
水堪称城市的血液,而日益加剧的水污染,已经对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有数据显示,在发展中国家,有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水质而传播的,每年更是有2000万人因水污染丧命,因此,水污染也被称为"世界头号杀手"。
空气污染更令人担忧。水污染了,我们可以买纯净水,但是,没有人可以不呼吸空气。正如中国工程院钟南山先生所言,大气污染比"非典"要可怕,因为"非典"可以隔离,但大气污染谁也逃不掉。所以说,雾霾天气的侵袭,正在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近年来,我国正有越来越多的城市遭遇"霾伏"。2013年12月新华网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个省份、104个城市都深中"霾毒"。可以说,PM2.5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损害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杀手"之一。这并不是耸人听闻,根据北京市健康保健协会介绍,一项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总共涉及68万人的体检调查结果显示,对比3年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居民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体检异常率明显上升,43%的居民表示曾出现过呼吸困难、心悸、眩晕等异常状况。北京市健康保健协会认为,这主要是空气中的PM2.5污染导致的。
空气质量的恶化甚至可能引发肺癌。来自我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40年来,我国的吸烟人数并无明显变化,甚至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但相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却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韩宝惠教授认为,肺癌的发生的确和吸烟有关,但并非唯一的决定因素,如今大气环境的恶化正在增加所有人罹患肺癌的几率,再叠加上吸烟的因素,罹患肺癌的几率就会更大。
在2013年2月22日的亚布力论坛上,提到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马云说他相信10年后三大癌症将困扰着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那就是肝癌、肺癌和胃癌。肝癌是因为水污染,胃癌是因为食品问题,肺癌则是因为空气污染。我们相信这并非危言耸听,要知道,癌症在30年前还是一个稀有名词,而如今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只要我们看看周围的人群,就能直观感受到这一点。
可以说,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到了必须立刻采取严厉措施的时候了。而治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的管理者必须提起足够的重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概念。所谓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条生态红线是绝对不容突破的,否则将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涨工资,一定让你感觉到幸福吧?但如果和你同级别的同事比你涨得更多呢?相信在得知这一消息的瞬间,你的幸福感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而被"凭什么"的怨气所取代。原因很简单,公平是幸福的主要前提之一,收入的不公平是市民幸福感缺失的重要原因。
幸福城市的建设也离不开公平,但遗憾的是,如今的城市正在被各种不公平的现象充斥着,比如就业机会的不公平、财富分配的不公平,以及教育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不公平,等等,而这些不公平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幸福。
"拼爹"是时下的一个热词,也是社会不公平的一个代言词。所谓"拼爹",通常指的是年轻人在找工作、买房子、选学校、晋职称等方面,不是靠自己的素质和能力,而是靠父辈的权势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或职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林晖认为,大部分年轻人找工作并不难,关键是找到什么样的工作,那些薪水高、福利好、稳定且有前途的工作,几乎都要靠"关系"才能得到。
事实的确如此,"拼爹"的背后是就业机会、发展机会等的严重不公平。有媒体盘点了近年来的官二代火速提拔事件,发现这些被火速提拔的年轻官员中,有六成出生在官员家庭。中国社科院的一项研究也显示,官员的子女当官的机会是非官员子女的2.1倍。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把"潜规则"升级为"明规则",比如2010年6月,南方某县在考录一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设置的一个硬性条件就是限招正科级人员家属,这等于是从"后门"走到了"前门",撕下了看似公平的遮羞布。
从前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只要自己肯努力,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不愁没有施展拳脚的空间,但现在流行的却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从2009年开始,"逃离北上广"一度成为一股潮流,然而,"回乡安放青春"的浪潮还未退去,"重回北上广"又掀起一股新的潮流。因为那些回到家乡的年轻人发现,小城市发展更要"拼爹",小城市并不是公平的港湾。
财富分配的不公平,是伤害市民幸福的又一把利剑。我国的收入分配特别是初次分配中,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和不公平现象。应该说,适当的收入差距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这也是我们打破平均主义分配方式的初衷。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负面作用就会逐渐显露出来,严重的甚至会在社会上引起骚乱,就会从单纯的经济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乃至政治问题,直接影响到市民的幸福生活。
早在1974年,美国著名学者伊斯特林曾经提出过一个"伊斯特林悖论",又叫"幸福-收入之谜"、"幸福悖论",他认为,在收入达到某一个点之前,幸福感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而一旦收入超过了某个点,并不存在相应的正向相关关系。多恩、克拉克等多名经济学家也都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相对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绝对收入。这说明,一个幸福指数高的社会,应当尽可能减少低收入人群,同时限制高收入人群,提高中等收入人群。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国家统计局2015年1月20日发布报告称,中国2014年度GDP增长7.4% ,基尼系数0.469,收入差距较2013年继续缩小。但调节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我国从2003年到2014年的基尼系数,均在0.4的国际警戒线之上。这背后是我国地域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不同所有制企业员工收入的巨大差距。例如,2011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从大的行业划分上看,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是平均工资最低的农林畜牧业的4.7倍,而要从更细的行业划分上看,这个差距实际已经达到了15倍。这样巨大的差距,在国际社会上是很罕见的。至于某些民营企业主和员工的收入差距更在几十倍、几百倍、乃至数千倍之大。
如果说收入的不公平只是对当下而言,那么教育的不公平则将把收入的不公平延续到下一代。作为社会公平的起点,教育公平对于提高社会公平程度、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消除知识鸿沟,以更好地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民族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教育的不公平则像一块"拦路石",横亘在很多人追求幸福的道路上。
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合理,包括不同城市之间、同一城市的市中心和郊区之间、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比如一个人在重点学校,一个人在普通学校,他们能享受到的教学环境、设施和师资水平就会完全不同。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一个阶段赶不上,以后差距就会越来越大。进而,人和人之间的命运就会越来越不同。
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也不容忽视,比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其他更多随父母居住在城市但却没有城市户口的孩子,还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孩子享有完全相同的受教育权利,比如没有北京户口就不能在京参加高考。很多高校,特别是国家的重点高校,在不同地区设置不同的录取分数线,实际也制造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在欧美一些国家,教育不公现象受到相当的重视,已经被定义为国家危机。教育改变命运,今天教育的差距,就意味着明天更大的发展差距、社会差距,教育不公平意味着命运的不平等。对此,从中央到基层、从中国到外国,早已经是共识。1998年底,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文件,强调大中城市要办好区内的每一所学校,缩小学校间差距过大的现象。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对照现实,任重道远啊!
另外,医疗健康保障的不公平也直接降低了市民的幸福感。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医疗资源地域配置的不合理上,更体现在对不同层次居民的资源分配不合理上,过度检查、过度医疗、过度护理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与紧张,也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原因,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更是让患者无奈,让医者紧张,大大损害了医患双方的幸福感。
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设想一个深夜缩在野外草丛中依然对警察的追捕提心吊胆的逃犯,能有幸福感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安全感是一个人幸福的前提。但如今生活在现代城市中的我们,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既有传统的安全问题,也有非传统安全问题。
比如食品安全。近10年以来,地沟油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发指的问题,甚至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地沟油又叫"泔水油",是将城市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是各大酒楼、饭店的剩菜进行简单的加工,最终提炼出来的一种油。毫无疑问,这种地沟油是一种卫生、质量都极差的非食用油,比正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物质。有研究结果显示,"泔水油"中的主要有害物质--黄曲霉素,其毒性堪比砒霜。长期频繁食用地沟油,会破坏人体内的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轻则引起消化不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症状,重则导致食物中毒,出现剧烈腹痛和贫血等症状,大量食用还会引发胃癌、肠癌等重大疾病,致人殒命。
随着地沟油问题被曝出,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查处力度。不过,从事地沟油加工、销售等的黑心商贩并没有就此"放下屠刀"。
地沟油够可怕的了,但这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现实中,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地曝出,不用搜索网页,人人都能随口说出一大串,比如毒大米、染色馒头、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毒豆芽,等等。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恶化,人们要问的不再是"什么东西有问题"而是"什么东西没问题"
交通事故是世界公认的巨大危害,我国更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成为城市居民安全感缺失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在"2013年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长君称,我国的交通事故有三大特点,其一,每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总量巨大,每年全国各地交警接报事故的总量大概在470万左右。其二,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很高,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占交通事故伤亡人数的比例大概是21%,日本仅仅是0.54%。其三,恶性事故多发,以2012年为例,全国发生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有25起 。
在我国,每年因为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高达数万起,而在造成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中,超过50%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车的危害令人发指,酒驾已经成为公认的交通事故的"第一杀手",对市民的人身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此外,超速行驶、疲劳驾驶等,也都是可怕的"马路杀手",由此酿成的人间悲剧更是数不胜数。
2009年6月30日晚上,一个叫张明宝的个体施工队负责人,在酒后驾车行驶至南京市江宁区的一个岔路口时,先后撞倒9名路人,并且撞坏了停靠在路边的6辆轿车,酿成了5人死亡、4人受伤的特大交通事故。更令人痛心的是,这起重大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还包括一名孕妇和其腹中7个月大的胎儿。酒醒后,意识到自己闯下滔天大祸的张明宝,浑身上下在不停地颤抖,仅仅是几分钟,他不仅剥夺了多名路人的生命,同时毁掉了他们的家庭幸福,也葬送了自己和亲人的幸福。经审理,张明宝被判处无期徒刑。
都说平安是福,早在1994年,一首《祝你平安》就红遍了大江南北。不管任何时候,我们出门时,父母家人都不忘叮嘱一句"路上小心",因为只有平平安安地回来,才能继续我们人生和家庭的幸福,一个人的平安与否不仅关乎自身,更是决定着一个家庭能否幸福。不能不说,人生的道路上,要想一路幸福,首先要保证一路平安。
城市暴力恐怖事件的发生,更是让人胆战心惊。发生在2013年7月23日的北京"摔童案",相信大家都还记忆犹新。在大兴区旧宫附近的一个公交车站旁,一名年轻母亲推着孩子经过时与一辆轿车内的两名男子发生冲突,车内男子下车后先是殴打了年轻母亲,随后的举动吓坏了所有人--该男子将婴儿车里的孩子举过头顶,重重地摔在地上。尽管得到了及时的抢救,年仅2岁的女童还是永远地离开了父母,离开了这个美丽着也残酷着的世界。可以说,城市中频发的暴力恐怖事件也在侵袭着人们的安全感。实际上,整个2013年的7月,对于北京来说是一段"犯罪小说"式的经历,从7月17日到7月23日,仅仅6天的时间内,连发4起恶性犯罪事件。
食品安全关乎身体健康,交通隐患、暴力事件等关乎人身安全,到任何时候,只有先保障了安全,幸福才可以悠然远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安全,是人们对于一座城市最原始、最基本的期许,也是幸福最基本的前提,可以说没有安全感就没有幸福感。最近关注到发生在印度多个城市的强奸案,据有关统计,印度每22分钟就发生一起强奸案,从1971年到2012年,印度国内强奸案的数量增长了8.7倍,印度首都新德里更是被称为强奸之都。还有被称为"上帝之城"的巴西里约热内卢,据称贫民窟的孩子们几乎人手一支枪,很多进入的货车都难逃被劫的命运,这里已成了暴力毒品的天堂,连警察都不愿意轻易涉足。在一个人身安全得不到最基本保障的国度或城市,人民每天都生活在担惊受怕之中,人民有幸福可言吗?
毋庸置疑,建设幸福城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建设安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