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篇 第五章 第四节

精神有追求

1.心中有信仰

  卢梭说,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美德。其实,信仰不仅关乎美德,更关乎幸福,正如雨果所说,信仰是人所必须的,没有信仰的人不会幸福。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仰?一提到信仰,很多人首先会想到宗教。但实际上,信仰的种类有很多,对宗教的信仰只能算是狭义上的信仰,从普遍意义上来讲,对科学、事业、正义、民主等等,都可以建立信仰。而我们这里说的信仰,更强调一种对生活的态度,一种自我的道德准则和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

  信仰是人对无限、永恒、生命的终极价值与意义的追求。一个人的人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有没有信仰。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找出活着的意义来。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是唯一不凭靠面包而活着的存在物。

  有了信仰之后,人类能够认识自身的不足,有机会正视自己。对自身不足的认识使人类大胆否定自身,寻求帮助和联合,因此,人类才有机会生存和进一步发展。

  衡量市民有没有信仰,主要有两个标准:第一,心中有梦想;第二,崇尚真善美。

  心中有梦想的人,因为有了精神的寄托,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很快调整心态,乐观面对。反之,心中没有梦想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容易放弃,甚至渐渐消沉。

  举一个真实的例子。1994年,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小徐28岁,他从四川一个穷山沟来到了杭州,靠着在老家帮别人钉木板所谓“工作经验”,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做起了木工,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每天的工资只有11块钱,想着远在四川的穷困家境,想着父母、孩子和妻子,他省吃俭用,第一年攒下2000块钱。他不甘心就这样穷苦下去,工作很勤奋,自己一直努力提高技术,得到了老板的重用。1997年,他做起了班组长。2002年,他成立了自己的木工班组,开始独立负责木工项目。如今,他已经对建筑工程中最难的木工工程图纸翻样十分精通,花20万在县城买了一套150平米的房子,还花十几万买了一辆轿车,过年从杭州回老家都打上了“飞的”。

  小徐坦言,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能在城市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仅凭当年的小学文化水平肯定是做不到的,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学习。不得不说,如果不是心中有梦想,如何能吃得了那些苦,如何能坚持这么多年?是梦想给了他力量,是对梦想的追逐成就了他现在的幸福生活。

  雨果说过,人获得了物质满足,才能生存,而人拥有了梦想,才算得上是生活,你想了解生存和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人则生活。雨果此言,足以表明梦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人拥有了梦想,幸福生活才会拥有无限可能。

  心中有信仰的第二个衡量标准是崇尚真善美。

  心中有信仰的人相信真善美,能理解别人的痛苦,并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高尚的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也是战无不胜的力量。一座城市中的人拥有了信仰,这座城市也就拥有了城市核心价值观。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着城市的和谐稳定,更关系着城市的长远发展。一座有信仰的城市,才能汇聚人们精神的力量,才能在幸福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