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的建设是新加坡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主要措施,另外,为了满足居民拥有属于自己的住房的愿望,新加坡政府也为购房者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
即使建造再多再好的房子,如果房价超出人们的承受能力,也没有意义,因此,新加坡政府在建造大量组屋的同时充分考虑到了房价因素。首先,用于组屋建设的土地都是政府无偿划拨。同时,建屋局的财政预算被纳入国家规划,在建造组屋的过程中,如果预算超支,还可得到政府的资助。这样一来,组屋的出售价格比同类的商品房要低50%~70%,如此大幅度的优惠让很多人可以轻松地购买属于自己的“家”。在新加坡,只要肯努力,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买得起房子。
为了帮助人们购买房屋,新加坡还建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这项制度始于1955年,具有很高的强制性,规定企业和员工必须以员工的工资为基数,按照法定的公积金缴纳率,按月准时将钱存到中央公积金局的个人账户中。这些钱可以用于住房、退休、医疗等方面。一般来说,大多数的新加坡公民都会用这部分钱来购房或者偿还购房贷款。一般只需要3年的公积金储蓄就能够支付20%的购房首付款。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还在不断加强对低收入家庭购买组屋的预算。2011年,中低收入家庭首次购买组屋可获得的政府补贴就已经达到4万新加坡元(约合192000元人民币)。此外,考虑到降低预售组屋价格将会伤害到已经购房的屋主,政府会给予低收入者和中等收入者家庭更多的购房补贴,甚至包括水电费、物业费等方面,中低收入者家庭也能享受到政府的补贴。
在新加坡,住房是低收入者分享国家发展成就、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多项措施缓解人民的住房压力,既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能为社会的稳定、和谐提供切实的保障。